纪录片所拍摄的素材往往是一些零散的镜头,其优点在对生活原生状态的描写,其短处在于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分散地看,其中的现实环境、人物的各种形态和神态都是逼真的、丰满的,却难以依靠镜头自身的情状将其相互连接起来,因为它们相互之间本身就没有什么关联,就像现实生活给人的感觉那样,自在而无意义。意义,就是从众多不相干的事物中发现其间的相关性,比如相似性、对比性或递进性,如此就可以依靠这些相关性将它们组成一个整体。但这些相关性往往是抽象的,直观的镜头并不擅长表现,此时只有请解说词出场来帮忙了。比如纪录片《沙与海》中有一段,要将刘丕成在海岛上生活的镜头和刘泽远在沙漠上生活的镜头连接在一起,但在巨大的时空跨度之间没有适当的连接物,即使加了一个燕子窝的空镜头也比较勉强,于是这时只能请解说词来发挥其找出相关性,然后顺势加以连接的功能。解说词在两家生活之间找到了“庞大怪物”和“顺应”这两个共同点,这就成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于是有关这两家生活的镜头就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了。
除了镜头之间的连接之外,纪录片还有各种结构的板块之间的连接,此时的连接也少不了解说词的过渡,因为这种词语的过渡是最经济且适应性最强的。比如简单地以时间为顺序的线性结构,可以按照日期的推移,用“第二年春天”这样的字幕解说词来过渡,简洁而有意味。再比如《话说运河·第五回绍兴风情》,影片开头是以“绍兴人的毡帽”为话题人手来介绍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在要转入介绍绍兴的船、桥和酒的下一段落时,主持人特意在解说词中制作了一个过渡;“据说绍兴是一座极有特色的名城,而最富特色的呢,就是船、桥、酒。是啊,有水就有船,有水就有桥,当然了,有水就能酿成醇香的美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