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绵延式结构。人物事件类题材,往往有一个较鲜明的时间或逻辑线索,它以情节悬念的诱导为中心,其指归大致是得出榜样的感召性或失足者的经验教训。此类题材的叙事,往往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为结构方式,如《姚明年》;或者以事物被接触和认识的先后顺序为结构方式,如央视纪录片《茶叶之路》,就是以对武夷山岩茶的认识顺序为结构方式的。这样的结构方式的长处是简明易操作,其短处是容易呆板沉闷,因此需要在时间和逻辑结构之间,多作相关又有差异的材料的穿插,以活跃气氛,增加趣味。
2.空间并列式结构。历史文化科技类题材,往往涉及各种对象的多方面内容,有知识和文化的深刻复杂性,也有时间的绵延性和空间的广袭性,还有心理和情感的微妙意蕴……这类纪录片往往以文化及其意蕴的阐释和传播为中心,其指归是令观众获得人类历史及其文化的深刻意蕴和启迪。此类题材的叙事,因为没有鲜明的时间和逻辑线索可以凭借,往往就以事物的类别特性的差异和空间排列的顺序来安排叙事,从而形成一种横向的空间结构的特点。
比如纪录片《藏北人家》,在介绍西藏牧民的生活特点时,是按照地域特点(山湖环境),生活资源(纳木错湖畔,游牧,住帐篷),家庭结构(一帐篷一家庭,夫妻、孩子、父母同住),家庭财产状况(牲畜种类和数量),居住特点(帐篷功能和生活方式细说),经济生活特点(清晨挤奶,生火,做酥油,用牛粪烧火),妇女生活特点(女人早起,生孩子也不休息),男人生活特点(找牲畜),精神生活(点香祭神)这样一些事情的分类特点来展开的。又比如纪录片《话说长江》,总体上则以从源头到入海口的空间顺序,展示了长江各个江段的风貌和历史文化风韵。
3.时空交叉结构。其总体的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主轴的,但在过程中的几个主要节点上,则展开横向的叙事,以一种空间或种类差别的顺序而展开另一条线索,从而构成更丰富多彩的立体叙事。比如《算命》,以厉百程的生活历程为纵线,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串起唐小燕混黑社会的故事、厉百程老婆早年苦命生活的故事,也有残疾人的厉百程弟弟如何算命小发家的故事,它们成为数条叙事横线,与纵向的故事主轴形成立体交叉结构。
这种交叉结构也可以反过来设置,即先以空间的或类别差异的顺序为主要线索展开叙事,然后在过程中的某个节点上又以时间顺序展开叙事。比如上述《藏北人家》的例子,影片一开始是以藏民生活中各种要素的类别差异为序展开叙事的,但在叙述了地域特点、生活资源、家庭结构以后,从居住特点起,就开始按照藏民一天中的生活顺序来展开叙事——夜晚如何在帐篷里睡觉,到清晨妇女起床挤牛奶、做酥油茶,到男人两小时后出门去寻找走失的牛羊,到家中长辈天蒙蒙亮时点香祭神,到天再亮点主妇们开始梳洗、出门背水……
4.复线结构。即影片的叙事有两条以上的线索同时展开,齐头并进,它们或许从不交叉,直到影片结束,只有影片叙事者在解说词中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阐述出来,以作为它们之间的纽带,如《沙与海》就是这样,影片自始至终都是平行地展示刘泽远和刘丕成各自家庭的故事。在充分地展现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状态之后,影片最后以这样的解说词将这两个家庭联系起来:“无论是沙漠的刘泽远,还是海岛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曲曲折折,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努力……”
它们或许相互之间存在着某种潜在的联系,只是一开头并不明显,但随着叙述的展开几条线开始慢慢接近,最终在一个爆发点上交叉在一起,然后还可以有各自的不同发展路径,比如《九月的某一天》的结构就是如此。开头一条线索是德国慕尼黑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色列运动员步入会场,然后与各国运动员一起在奥运村里休息。第二条线索是一个以色列运动员的幸福生活,他的家庭录像和他与新婚妻子在一起的甜蜜情景。第三条线索是一个黎巴嫩青年的生活。三条线在影片进程中先是各自延伸,几乎没有什么关联,但到一定展开程度后则与其他线索发生交集,黎巴嫩青年在奥运村中绑架了以色列运动员,于是三条线终于汇集到一起,而之前独立发展的三条线索则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5.等距结构。有时纪录片所面临的对象,即没有鲜明的时间绵延性,又没有突出的空间并列差异性,而是多个事件、多种疑问、众多人物和个性、各种生动而片段的素材的集合,这时,那些比较整齐紧凑的结构往往就用不上了,而等距结构则可以帮上大忙。所谓等距结构,就是各种素材都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点而组织起来,各素材与中心点之间没有轻重远近之分,它们都为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或氛围、情调的塑造而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看似松散,却适宜而巧妙的结构。这种等距结构大致有两种类型。
其一,是以关键问题之解决为核心的等距结构。比如《探索·发现》系列的《秘境追踪之纳斯卡线条:无法破译的密码》,有专家对它的分析相当到位一—这是一部向观众介绍秘鲁纳斯卡地区旷野上巨型线条之谜的影片,片中提出了四个主要问题:这是什么时期留下的线条?古人是怎样修建这些线条的?这些线条的作用是什么?这是许多人猜测的外星人修建的飞机跑道吗?同时影片展现了几位追踪此问题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如此,这部影片以“神秘——揭秘”为圆心,以上述四问题为半径,构成了作品的叙事整体。在四问题和有关科学家生平等材料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它们都与“神秘——揭秘”这个中心保持等距,也都对整个影片的叙事作出了同等贡献。
其二,是以某种氛围、情调之塑造为核心的等距结构。比如纪录片《西藏的诱惑》,就是以西藏的独特风土人情之表现和吟咏为核心的作品,为了表达其核心情调——西藏对有追求之文化人和艺术家的致命诱惑,其叙事采用了各种素材等距结构的方式,诸如西藏的天地风景,一个电视工作者离开单位到西藏考察纪录的事迹,西藏地理环境的壮美,西藏的独特文化,西藏人民的淳朴,雅鲁藏布江的深情,西藏人民的深挚信仰,西藏牧民的骁勇剿悍,西藏绚丽的宗教和民间艺术等,这些素材都围绕“西藏的诱惑”而等距地被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