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
孙蕾 姜一 张玲
摘要:以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创新了影像传播的平台,更催生了影像创作新形式。微电影、迷你剧、微纪录片、恶搞短片、自拍秀等新的影像形式为新媒体而生,为新媒体而传,篇幅上不仅更短小精悍,在创作上和传播中也显现出与传统影像作品不同的特质,这种新的影像形式可以称为微影像。微影像是新媒体语境之下的影像新形式,是微时代的影像新产物,它们以多样的形态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构成了后现代视觉文化的新景观。
关键词: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纪录片;新样态
一、新媒体的概念阐述
(一)新媒体的分类和概念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电视人戈尔德马克提
出,他在一份关于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将电子录像
定义为新媒体。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概念得
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目前,人们对于新媒体定义的理
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新媒体是媒体发生到发展过
程中的一个相对概念,并且由于媒体发展的动态变化,
这一概念也随之改变,针对当前的媒体现状,通常把新
媒体定义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的影
响媒体的一种形态;
其二,由于新媒体自身带有数字
化、网络化、信息化、交互化特点,新媒体已成为提供丰
富多媒体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是信息技术革命的
具体应用产物;
其三,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
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整合,通
过网络渠道和数字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一种媒体形
态。
相较以上定义,本文更支持新媒体作为一种互动
式数字化复合媒体而存在,一方面,新媒体不仅仅是技
术和形式的革新,更是理念、效应、价值上的革新,另一
方面,新媒体应该是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特定的媒体
形态,在面向群体数、传播范围广度以及传播效果等方
面都有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高度。因此,对新媒体的
概念进行深层次探讨,对促进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具
有积极意义。新媒体的分类大致分为微博客、网络电
视、手机媒体三种形式。微博客是一种以电脑为服务
器,手机或移动设备为移动终端,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
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网络电视以宽带
高速 IP 网为载体,利用网络视频资源,使数字电视、时
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得以实现;随着手机功能的拓
展,手机已从单一双向语音通信工具转变为一种随时
获取、接收、传递信息的个人化传媒工具,数字化是手
机媒体的最基本特征,并且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在3G
全面发展、4G 时代到来的新时期,手机媒体已展现出
私密性、整合性、同步性、传播性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
众高度融合的优势。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新媒体在传播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传播形态的极度细分化和碎片化。新媒体在传播的过
程中,每个参与者既是接收者又是传播者,逐步建成信
息散射式传播的局面。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如门户网站、
社区网站、视频网站、博客贴吧、微博微信传播,信息呈
碎片状分布。同时随着传播内容的逐渐细化,碎片化
信息逐渐向小众化演变,小众传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产生的。
第二,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
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与受众
的零距离互动使信息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第
三,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
渠道相应增多,“点对群”“群对群”成为传播新特点,
并且传播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特点,新
媒体显现出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
二、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发展
受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特征的影响,纪录片的传播
方式、生产方式、影响范围也发生了转变。从传播方
式来看,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传播方式主要依托
于电视媒体平台,具有限时性和局限性的劣势。新媒
体语境下纪录片在传播中打破了这一局限,通过网
络、微博、视频网站等新载体实现了不受时间、地点限
制的群际传播。从生产方式来看,新媒体语境下传播
主体更加多元化,人人都可以参与纪录片的创作中,
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
愿、情感、思想及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全民纪录”
时代已经到来。从纪录片的影响力来看,新媒体语境
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展,使其影响范围更加广
泛。任何一部有价值的纪录片都可以超越地域的界
限,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话题。
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的特点为纪录片注入了生命
新活力。
三、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全方位的细节叙事
新媒体大环境下,纪录片在叙事上更讲求全方位
细节叙事。一方面源于观众审美需求提高的客观事实,
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观众观看习惯的变化。这就要求
创作者不仅要偏重特写镜头叙事,还要加强全方位的
细节叙事。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便将这种细节特
写发挥到了极致。片中较少使用全景和远景镜头,大
量采用特写和近景镜头,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
力。此外,片中对现场声音上的细节纪录也是叙事的
一大亮点,这些现场声音同画面叙事相融合,给观众以
想象空间。解说词上的细节描写同样是细节叙事中的
重要内容,以2012年拍摄的《超级工程》为例,《超级
工程》是中国第一部科学工程类纪录片,为了帮助观
众更好地理解专业数据和工程术语,利用解说词来将
其化解为易于观众理解的概念,提升了观众的观赏愉
悦感。
(二)微纪录片的叙事
新媒体语境催生了微纪录片这一实践新形式。微纪录片的出现,一方面
是适应信息碎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是迎合观众在碎
片化语境下的接受心理。微纪录片在叙事手法上借
鉴了微电影的创作模式。从选材来看,微纪录片题材
更加现实化,通常纪录的都是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
题材,并着重刻画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现状,这种叙事
策略能通过引发观众的共鸣,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
从叙事技巧来看,微纪录片由于在时间长短上有严格
限制,通常时长在20分钟以内,因此对叙事技巧的要
求更为苛刻,微纪录片一般采用单线叙事的方式,在
保证叙事进程同实际生活流程相契合的同时,加入铺
垫、设疑、细节等叙事技巧来强化叙事张力;从人物刻
画来看,微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具特征化,在叙事时
更强调人物的典型特征,并在形象、动作、语言的表现
上更为细化。
(三)个体叙事与碎片叙事的结合
传统的纪录片往往采用宏大的叙事策略,但由于
说教意味浓重、脱离生活实际,逐渐受到观众的冷落。
新媒体语境下,个体叙述与碎片叙事相结合的叙事策
略更受观众青睐,也适合当前观众的观看需求。以《人
类星球》为例,这部纪录片分别从海洋、沙漠、丛林、山
区、草原、河流、城市人类活动八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虽
然看似一个宏大的主体,但拍摄者在拍摄时却通过大
量个体叙事与碎片叙事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了一部颇具
观赏价值的现实题材影片,通过镜头探寻人类与自然
之间复杂而又深刻的关系。
(四)剧情再现的全新表达模式
剧情再现是一种利用戏剧化的故事冲突来增强视
听效果的叙事表达新模式,通过演员扮演的主要人物,
实现某一事件的全过程情景再现。这类叙事策略常常
运用到历史人文类型的题材中,在“非虚构”的前提
下还原当时的情景,这种模式是理性与主观情感的结
合,也是真实与艺术的高度融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故事化的叙事不等于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进行演绎,而
应该对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进行结构设计,必要时大胆
运用倒叙和插叙,由此来突显矛盾冲突和戏剧因素。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纪录片提供了更灵活的渠道,其表现形式也更加自由多样,叙事手法也发生了相
应的转变。因此,纪录片创作者应积极自我反思和审
视,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出发,在考虑受众信息需求、
心理需求、观影方式发生转变的基础上,在叙事策略上
做出相应改变。
参考文献:
[1] 舒宇瞳 .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7(4):76.
[2] 林惠琴,于宝莹 .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分
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17(16):109-110.
作者简介:孙蕾(1972—),女,安徽人,研究生,记者,研究方
向:电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