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创作出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思维是一种基于记录真实前提的创造性思维和信息加工活动,模仿和克隆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艺术活动是一种创作性劳动,模仿照搬不是艺术,艺术贵在独特和创新。艺术个性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可以把创作活动带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境界。纪录片所传达的,应该是一种新颖而又独特的事与物、情与义。黑格尔指出:“艺术所应该做的事不是把它的内容刨光磨平,成为这种平滑的概括化的东西,而是把它的内容加以独特化,成为有生命的个性的东西。”纪录片编导个性化的思维特征,也就形成了编导的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
有个性才能吸引人,出奇才能制胜,如果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就无法使这个节目发展下去、办下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人物》《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节目,这些节目都存在了10年左右,而且至今仍然有自己的观众,就是因为这些栏目的定位准确。我们拿《人物》栏目来说,这个栏目的定位是着力打造中国最高端人物视觉展示平台。这里所说的人物,是有所指的,即那些真正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引领当今社会发展、思考人类未来生存的人。这个定位就准确地吸引了高端、有一定知识量的观众群。在《人物》栏目的每期节目中,导演体现出了创作自由的特点,这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本身就是个性和自由的体现,同一个故事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影像呈现也会不同。《东方时空》每期结尾的那句话:“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普通人的身边事却吸引了众多的寻常百姓。《东方之子》的精英意识和《生活空间》的平民意识就是栏日编导构思制胜的关键,这就是编导的“个性化”思维。
中国教育电视台重点打造的大型品牌纪录片《我的太阳》,正是重视了内容的创意与设计,曾获得了中国十大纪录片、全国十佳纪录片、西班牙马拉加影视节特别贡献奖等奖项,并且通过此片的创作与播出,提高了教育电视台的收视率,扩大了影响力。由此可见,出色的内容创意,不仅可以提升一个节目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以起到扩大专业频道知名度,提高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多重作用。
编导的风格决定着纪录片的风格。在中国电视文化艺术片市场上,一直有“写实”与“写意”之争,“刘郎现象”便是一个很典型的写意风格的例子。尽管有人批判他有故弄玄虚的倾向,十几年来,他却一直按照自己的独特个性一路走来。从《西藏的诱惑》追求蛮荒野逸的狂放,到《江南·千年陈酒》追求人生况味的隽永,再到《苏园六记》中熔铸明清小品的淡雅,他都是按照自己的风格做片子。追寻超验世界的精神震撼,追寻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风骚神韵,追寻自己的人文理念和生命本真。现在,像他这样按照自己的风格做片子的编导越来越少了,电视编导们不再关心作品的历史感或时代感,艺术性或思想性,终极价值或精神升华,因为追求收视率与获取效益显得更实际一些。这时,作品的深刻意义就不存在了,这便是美国著名比较文化学者杰姆逊所说的“平面感”和“深度模式的消失”。不过,好的东西毕竟是好的,个性化、风格化的东西还是会吸引一大批受众,而一窝蜂地跟风克隆、缺乏独特风格的作品最终只会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