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是要具有观赏性的,那么怎么才能创作出一部具有观赏性的自然题材的纪录片呢?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画面富于变化,有利于调动观众的视觉印象至今,我国的纪录片工作者在摄影创作中,一般都人量采用现场跟踪拍摄的方式进行纪实性创作,比较忽略纪录片的“故事化”艺术摄影方式。
今天,电视观众由于受娱乐化心理因素的支配和影响,不太喜欢画面单调缺乏变化、追求纯纪实而忽略艺术再现的粗糙的作品,他们对画面的审美要求和故事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的纪录片摄影必须向电影和电视剧的摄影学习,借鉴他们的艺术手法来完成故事化纪录片的摄影创作。这样的前期摄影所积累的具有丰富变化的画面,将大大有助于后期特别是对画面景别的处理。在每个场景拍摄时,应尽量做到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的画面拍摄,以便剪辑时画面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情绪节奏都获得合理有效的利用。
(2)应特别关注“两极”画面的拍摄为了强化和渲染“故事化”的效果,尽量多拍视觉反差大的“两极”(“近景”“特写”和“大全景”)画面。
如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短纪录片奖和第7届四川电视节的“金熊猫”奖获得者《萨马阁的路沙》,讲述的是黑白仰鼻猴(滇金丝猴)路沙一家的故事。片子中用全景、中景、特写巧妙地交代了这群黑白仰鼻猴的生存环境,同时又把路沙一家一年四季的生活故事紧密地结构起来,并且有效地控制了叙事的节奏。在《萨马阁的路沙》开拍前的剧本创作中,导演在分镜头的画面提示要求中明确作出了画面设计要求:用于交代环境的大全景画面约占全片的20%左右,作为过渡的中景画面占全片的大约10%,涉及动物及景物的近景、特写画面应占全片的大约70%左右。如此更能适应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同时也能使纪录片中的故事情节和被摄对象的形象更具感染力。“两极”画面的组合也会使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从而为观众留下深刻而难忘的记忆。
《萨马阁的路沙》导演说:“我们知道其实猴子挺难抓拍的。两年时间里,摄制组八次进山。开始他们不知道猴子的习性,就花了很多时间跟在猴了后面跑,后来发现这样不行,他们就在当地护猴队员的指导下,开始搭窝棚,按照猴子的迁徙路线,搭了50多个窝棚。大小就是一个人能蹲进去,能放一台机器,还得伪装起来不能让猴子看到,因为他们警惕性很高。没有窝棚的时候,摄像是在200米以外,那些精美的特写画面根本无法拍到。搭建窝棚之后,最近的离猴子50米左右,再加上能把长焦镜头推上去,就能拍到精美的近景特写。摄像几乎是吃喝都在那个棚子里,一个月不刷牙不洗脸不换衣服地工作。因为他们不想让猴了闻到陌生人的味道,美好的画面都是设想并付出太多而得到的。”
(3)画面的影调设计有助于表达故事内容
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故事主角、不同的拍摄季节、不同的拍摄环境,给拍摄和后期剪辑造成一定的难度。导演说:“动物的生存状态,往往只能用四季才能讲清楚。比如春天是发情的交配期,夏天怀了小猴子,要猛吃东西补充营养,秋天也是吃果子什么的,冬天生小猴子。”而纪录片“故事化”的内容表达及情绪渲染的需要,要求导演和摄影对片子的影调作出总体的设计,这种影调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观众对节目的收视效果和收视心理。导演对《萨马阁的路沙》的摄影影调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与黑白仰鼻猴一年四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相符合的四种色调,如春天是嫩绿色、夏天是油绿色、秋天是黄红色、冬天是白色。用春、夏、秋、冬的四种自然界的色调来渲染和强化叙事段落之间的反差,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配合了四季里发生的不同故事内容的叙述。
(4)内容表现和技术运用更加专业化,呈现较高的艺术价值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探索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联合摄制,表现非洲大陆野生生物和风景地貌的纪录片《非洲》,采用高清拍摄设备,以当今空中拍摄技术的最高水准、超快的速度——如缩时摄影和低光摄影等技术——全面立体地展现了非洲的野生地理环境。
《野性的终结》则以国际巨星姚明的首次非洲之旅为主线,揭露非法象牙和犀角交易背后的残酷真相。这部纪录片在保持纪录片客观纪实风格的基础上,被灌注了更多的人文内涵,表现了人类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和非法交易的关注,在技术专业、富有镜头感的影像中传递出独特的文化思考。